加拿大伦敦华人网™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426|回复: 0

日常饮食,警惕甜蜜的负担

[复制链接]

304

主题

336

帖子

0

精华

高级会员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919
威望
73 点
资产
3049 金币
注册时间
2013-11-20
发表于 2018-9-24 14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糖类,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,对于维持我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。不管是天然的糖类,还是添加的糖类,被人体摄取后,都需要转化为葡萄糖,进入血液,才能够被人体利用。作为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物质,它能带来愉悦的享受,当身体能量供给受限时,能快速帮助恢复体力,维持血糖稳定。适当的糖摄入,还能促进消化,有利于食物吸收。
, F) a3 w9 c1 c3 N# O! g! E) p+ B# d* ^+ q

' j* T; B( _7 A- n& ]  Z4 [8 G不过,有糖的生活甜甜蜜蜜,不知不觉中你就有可能陷入“甜蜜的负担”摄入糖超标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呢?
8 P4 y/ h$ ?7 ^* ]/ [& N# {. y6 X+ V
5 k0 ]6 Q$ t5 g. c. s. l

( Y0 Y5 J! R6 X8 q+ m引发龋齿。吃糖后若清洁不彻底,会导致糖分滞留在口腔,引发蛀牙。, ^) v+ k8 x  Q0 ]) H; x
诱发心脏病。大量吃精制糖可能导致人体摄入能量过高,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,从而引发心脏病。" O: w" n. ]8 j5 L2 l) X
患上脂肪肝。长期高糖饮食,会加快肝脏细胞储存脂肪的速度,导致脂肪聚集在肝脏周围,形成脂肪肝。
" n: D, {. e4 p) Z6 P( C引发糖尿病。一个人每天只要多摄入由精制糖转化而来的能量150千卡,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将会增加1.1%。如果已经是糖尿病患者,经常摄入糖危害会更大,引起并发症。# y" ^3 t" v4 g" h
损伤记忆。摄入糖过多会让大脑变迟钝,甚至患上认知障碍症。美国权威专家曾在《自然》杂志上公开提出,糖好比另一种烟草,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,长期高糖饮食会短寿10年。
  z, H7 N* G! ^& a
& _. w9 d* q: e% {1 Q) y

5 v9 m. ~* \; n2 L8 D8 J另外,高水平的血糖,还可以直接提高机体患癌的危险性。让癌细胞长得飞快;让癌细胞长生不老;让癌细胞四处传播。而高血糖可以导致糖尿病和肥胖,而这两种疾病本身就是癌症的危险因素。
5 F( i% y% B+ E; J+ B. u% O! j  X! u$ {/ [8 G5 U" z

( X  K- M; [3 H# K% p- A
( h3 A3 ^/ L4 _* ?) d3 F所以,日常饮食中“减糖”甚至“戒糖”就显得尤为必要,那要怎么做呢?  E' @  A# m0 [( X' }5 O% e7 [
8 w5 r7 b; t5 |) p) j

" H  s4 F, C7 E牢记50g摄糖上限,逐渐减糖控制摄入量。减少在外就餐次数,多在家吃饭能更好地控制摄糖量。吃新鲜水果代替甜食。烹饪时用陈皮、醋、柠檬汁等代替糖。学会看加工食品标签,白糖、砂糖、蔗糖等字眼排在成分中前几名的食品,一定少买!) y# l. F+ @8 D5 a! Z) s( \
对于普通人来说,日常饮食中的主食、蔬菜、水果就能满足每日糖分的需求,如果吃了其他含糖量搞得食物,最好减少主食的摄入。除了这些,你还要警惕那些不易发觉的“隐藏糖来源”。
; P& r2 g  q% V6 H* A在全球,68%的包装食品和饮料中添加了糖,这些“隐形糖”吃起来并不甜,但含糖量往往很惊人。薯片、虾条之类的膨化食品是“添加糖”最大的藏匿者。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糖,却不含膳食纤维,无法抑制血糖上升。一些花生酱每两汤匙提供一茶匙糖一茶匙。找出一个传播,列出简单的坚果作为一种成分,或者坚果,盐或油。调味坚果黄油几乎总是含有加糖。
2 A4 k& {" a# W在中国饮食中,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料。比如红烧排骨、红烧鱼、鱼香肉丝大概含糖25~30克,红烧肉约含40~50克,八宝饭含糖80克左右。! x' z- b9 e8 e. i+ ^/ B/ M* Q* s
加工肉制品和番茄沙司、烧烤汁等调味酱里,也藏着不少糖。/ M, v( L- Z& r6 [% f
速冲粉糊类食品,市面上常见的有黑芝麻糊、核桃粉、红豆薏仁粉、莲子百合藕粉等,为提升口感,会加入不少糖,建议少吃。
此外类似雪糕、饼干蛋糕之类的食品也是含糖大户。
9 A% g5 g3 U4 G

4 T# l9 b0 s3 ~8 c" G2 L

- ?- j2 f# }: {/ {6 i! I% m; e/ `' `% g3 |+ m! s4 @+ j( j
  b; F& T2 w4 ?& f2 l' ?
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合作(Contact Us)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加拿大伦敦华人网

GMT-5, 2024-12-11 17:0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